KAIYUN(中國大陸)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

kaiyun网站:江西靖安:一泓碧水解锁“家门口”的幸福-KAIYUN中国登录入口
最新资讯
您所在位置: 主页 > 最新资讯 > 行业新闻
kaiyun网站:江西靖安:一泓碧水解锁“家门口”的幸福
时间:2025-07-24 18:21点击量:


  清澈的北潦河底,一尾尾被称为“水中活化石”的纯种大鲵悠然栖息——2022年5月,江西省靖安县境内发现的这一珍稀野生种群,被科研人员命名为“江西大鲵”。这个新物种被认定为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、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。作为生态环境的“晴雨表”,大鲵的回归,无声诉说着靖安河湖的盎然生机,更成为当地治水成效最动人的“生态勋章”。

  近年来,靖安县铁腕治水、智慧护水,全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,水生态持续向好,百姓亲水乐水的幸福感节节攀升。这份努力也收获了国家级认可:2024年,北潦河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试点,并获评水利部“幸福河湖”优秀案例;靖安北河也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。

  “我县先后投入资金2.85亿元,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。”宜春市靖安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赖维磊自豪地介绍,如今,靖安县195座镇村污水处理站星罗棋布,11个乡镇集镇和76个行政村彻底告别生活污水直排。

  为护好一方碧水,靖安县在全省率先以红头文件禁伐阔叶林、主动缩减木材砍伐量,从13万方减至不到3万方,依法关闭木材加工企业200余家。编制《靖安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负面清单》,近8年来,先后否决印染、铅蓄电池等160多个项目,累计拒绝外来投资达280多亿元。

  执法模式同样创新。整合多部门力量的“生态卫士”综合执法队应运而生,无人机巡河、实时监控等科技手段成为护水“利器”。作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,靖安2015年就在江西率先实施河长制。“早在2018年,靖安县将每年的8月17日设立为河长日,形成全民参与、人人争做河长的新局面。”县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刘似虎表示,靖安还组建了宜春市首支专业的碧水救援队,真正实现了“全民皆河长,共护母亲河”。

  在靖安县水源地应急指挥调度中心,一块巨型屏幕如同“智慧大脑”:水情、水质数据实时跳动,监控画面覆盖重点水域。“摄像头石马一级保护区管理所坝头序列号(K03927731),在2025-07-18 14:48:49发生报警,请关注”。一条关于辖区内石马水库的数据报警信息,被传送到了工作人员的手机上,相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交办问题清单。

  “这就是我们的水源地信息化应急管控平台,”靖安县生态环境局水环境和流域管理股负责人罗娟介绍道,“平台整合卫星遥感、视频监控、地面监测,编织‘天空地’一体化监测网。水质异常、突发事件等信息会立即以短信方式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,相关人员现场核实、APP反馈,形成‘事件发生—反馈—处理’闭环链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条,大大提升水源地环境污染治理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。”这套数字平台荣获第六届“绽放杯”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赛区优秀奖,是靖安守护河湖健康的科技“哨兵”。

  清澈的河湖,流淌着看得见的财富。“我承包的185亩鱼塘,今年预计能产鳙鱼1万公斤,草鱼、鲢鱼等8000公斤,销往全国各地!承包养殖3年了,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!”官庄镇楼前村养殖户廖庭华乐开了花。

  河湖生态持续向好,让靖安生态渔业蓬勃发展,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。目前,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2.07万亩,580多户专业养殖户年产出水产品1.23万吨,产值突破1.57亿元。

  河更清,湖更美,为沿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。近年来,靖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227%,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3%,为江西省首个绿色低碳工业示范县。大力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,水系连通项目串起了该县5个乡镇,项目与全域旅游、特色农业相结合,“靖安白茶”连续三年入选江西农产品“20大区域公用品牌”,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2024年,靖安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5.9%、15.1%。

  “我县还与奉新县签订流域生态补偿协议,积极探索畅通‘两山’转换路径,实现水域生态治理向水域经济效益双向转化。”靖安县政府副县长余华武描绘着蓝图。

  水生态持续向好,让河道两岸更加宜居宜业,市民也有了更多休闲空间。“在这里走上几圈,心情都好了!”市民林先生对幸福河湖文化公园不停地称赞。靖安县精心打造若干示范点和河道驿站,生态驳岸、亲水设施、小型广场、健身步道、休闲亭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,这些精心打造的亲水空间,已成为百姓家门口的“诗与远方”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推动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与全域旅游、特色农业有机结合,带动沿河流域产业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‘水动力’!”余华武说。一泓碧水润泽靖安,也映照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。(刘菁菁、唐诗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