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紧紧围绕玉林市委、市政府关于“农村农业”工作的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,推出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,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综合效益和竞争力,发挥农业基本盘、压舱石作用,保持农村经济保持稳健增长。其中经济作物迅速增长,蔬菜、水果、林业、渔业平稳增长,畜牧业增长较缓,从而拉动一产发展。
陆川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.62亿元(按当年价格计算,下同),同比增长3.2%(按上年价格计算,下同),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.1个百分点。
从全年主要行业的拉动情况分析:种植业、林业、畜牧业、渔业、辅助业分别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.2、0.5、0.1、0.3、0.2个百分点。其中:农业产值42.77亿元,同比增长4.6%,拉动农林牧渔业2.2个百分点;林业产值4.23亿元,同比增长10.1%,拉动农林牧渔业0.5个百分点;畜牧业产值35.79亿元,同比增长0.2%,拉动农林牧渔业0.1个百分点;渔业产值4.64亿元,同比增长6.5%,拉动农林牧渔业0.3个百分点;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.20亿元,同比增长5.0%,拉动农林牧渔业0.2个百分点。
2024年陆川县粮食反馈数据全年面积62.31万亩,同比增长0.17%,产量24.59万吨,同比增长0.8%。作为社会稳定的“压舱石”,我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,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,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稻谷生产补贴等惠农政策,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,持续推进“非粮化”问题整改,撂荒地治理,高标准农田建设,稳定粮食面积,加快良种良法、增密增穗技术的普及应用,全力以赴稳粮保供、促产增收、提质增效,全县粮食生产条件持续改善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、生产总量稳中有升。
2024年全县中药材面积2.52万亩,同比增长25.7%,产量1.08万吨,同比增长12.2%。我县充分利用土壤适宜橘红种植优势,聚焦推动传统橘红种植向规模化、产业化、效益化发展,着力提升陆川橘红种植吸引力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,为推动全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、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。目前,全县种植橘红1.31万亩,产量的丰收带动产值的增长。
2024年全县蔬菜及食用菌面积21.03万亩,同比增长2.1%,产量58.19万吨,同比增长4.5%。陆川县为了有效压实生产责任,优化区域布局,挖掘蔬菜产业发展潜力,年初特制订了《陆川县贯彻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工作方案》,带动蔬菜生产发展。食用菌产业是我县重点打造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。今年以来,我县通过上级资金,持续建设“方舱”种植模式,四季度在两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的生产努力下,使食用菌产量较上年四季度有了巨大的提升,使全年食用菌降幅收窄,带动了蔬菜产值的有效提升。
2024年全县水果面积24.10万亩,同比增长2.1%,产量13.25万吨,同比增长5.1%。近年来,我县把撂荒耕地整治与发展乡村产业相结合,依托返乡能人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发展香(粉)蕉产业,让撂荒地变身“致富园”,有效推动了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,赋能乡村振兴,带动全县水果产量增长。
林业发展趋势向好,全县全年木材采运量达到62.06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10.6%。
全年生猪出栏反馈120.31万头,同比增长2.9%;肉类总产量13.88万吨,同比增长0.18%;猪肉产量9.44万吨,同比增长3.0%。全年生猪生产形势的好转,一是出栏方面新增产能持续释放;二是生猪价格不断上涨,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;三是出台政策的推动;四是特色产业促发展。
陆川县全年反馈家禽出栏2753.10万羽,同比下降5.3%;禽肉产量4.27万吨,同比下降5.5%。下降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影响,禽肉价格持续下跌,随着天气温度上升,肉禽生产成本上升,效能降低,产量增速放缓。
陆川县水产品总产量3.06万吨,同比增长6.6%。全县持续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,推进水产养殖向设施化、标准化和绿色化发展,大力推广微循环流水养殖、陆基圆形池流水养殖、稻田综合种养等现代生态养殖模式,促进渔业大力发展。
(一)农业产值结构不合理。从结构占比看,农业、林业、畜牧业、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结构占比分别为46.4:4.6:38.9:5.6:4.6,畜牧业占比过大,增速较缓,对农林牧渔总产值贡献小,拉动力不足。
(二)食用菌增长幅度仍呈下降趋势。由于一季度食用菌产量大幅度减产,导致我县2024年食用菌产量的增速都是呈下降趋势,影响到蔬菜整体的增长水平,影响一产的增长。
(三)家禽生产形势不容乐观。家禽占畜牧业比重为33.4%,占农林牧渔业比重13%,2024年家禽生产形势都是负增长,没有对农林牧渔业的增长作出贡献,整体拉低畜牧业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贡献。
(一)加大特色产业发展。进一步巩固中药材、花卉、大棚蔬菜特色产业的发展,不断扩大产业规模,提高产业总量,同时改进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,推广高效益种植模式。
(kaiyun官方网站 开云平台二)推动食用菌高产能发展。充分利用温泉洞心村、沙湖镇新街村智能化食用菌产业种植示范基地,运用移动方舱、闲置农房改造的食用菌生产用房,继续推动产能发展,推动产量增长。
(三)继续稳抓生猪、家禽生产。生产部门应认真做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,重点支持全县大型规模猪场生猪、家禽良种繁育,加强对中小型、散户的养殖补贴,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,推动全县生猪、家禽生产稳中有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