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融安县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,积极布局风电、光伏、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,在“农转工”的道路上实现新突kaiyun官方登录 开云网址破。近日,记者走进融安县多个绿色新能源项目现场,探访该县在这条“绿色赛道”上取得的成效。
驾车从三南高速公路驶入融安县境内,远远就见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山巅。蓝天白云下,巨大的风轮缓缓转动,构成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。
据介绍,融安县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,目前已建成白云岭风电场一期至四期、协合狮子岭风电场一期至三期,共7大风电场,且均已实现并网发电。该县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,正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电力。
7月22日,在融安县东起乡白云岭风电场,风力发电机组不断输出绿色电力。谭凯兴 摄
在狮子岭风电场控制室,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查看风机运行状态。彭华 摄
7月17日,在狮子岭风电场控制室,监控系统实时显示着每台风机的运行状态。负责人张北平介绍,该风电场总投资约10.3亿元,总装机容量137.45兆瓦。一、二、三期共36台风机分布在潭头乡、浮石镇、大良镇等区域,年发电量约3.28亿千瓦时。“我们最大的风机单机容量4.8兆瓦,风轮直径182米,转动一周最多可发电8千瓦时。”张北平说。
融安县东起乡白云岭风资源得天独厚,目前已建成四期项目。其中,四期工程总投资8.77亿元,总装机容量100兆瓦,年发电量约2.66亿千瓦时,安装了12台单机6.25兆瓦和5台单机5兆瓦的风机,分布在浮石镇及东起乡。
融安县发展改革局统计数据显示,该县今年风力发电成绩斐然,1—6月风力发电达5.84亿千瓦时,产值1.94亿元。
近年来,融安县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,已获建设指标待开工风电项目10个、装机容量138万千瓦。目前,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91.4万千瓦,其中已并网发电53.4万千瓦,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装机容量,均在柳州市各县区中位居榜首。
7月20日,户外热浪袭人,但走进广西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内的广西广投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,却几乎闻不到垃圾异味。这里正通过先进技术将生活垃圾转化为绿色能源。
在垃圾吊控制室,工作人员熟练操作载重达10吨的巨型抓斗,将垃圾从池中抓起,精准投入焚烧炉进料口。中控室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,焚烧炉内烈焰翻腾,烟气温度高达1004摄氏度。
在广西广投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控室,各项指标数据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。彭华 摄
“这里是广西投资集团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,由广西能源集团旗下企业建设运营。”广西广投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。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500吨,来自融安及周边县城的生活垃圾经封闭运输至此,按进厂日期分区堆放。经过5—7天发酵后,垃圾被投入焚烧炉,燃烧产生的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,同时通过汽轮机抽汽系统为园区12家企业集中供热。
“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经过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处理,符合排放标准。排放口24小时接入国家环保监测系统,数据实时向公众开放。”该负责人说,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垃圾处置难题,更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。
据介绍,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2023年12月30日首次并网以来,已成为融安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环:2024年3月29日通过“72+24”小时试运行,今年2月13日实现向园区集中供热,项目配备的先进炉排每小时可发电12兆瓦,年处理垃圾能力达18万吨。
在潭头乡新林村的“渔光互补”光伏发电基地,湖面上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规模可观。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卢佩莉介绍,潭头乡光伏项目于2022年11月并网投运,光伏板可自动追光,高效转化光能为电能。
融安县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,取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彭华 摄
近年来,融安县持续推进光伏产业布局,充分利用光照优势,推动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项目协同发展。通过创新模式,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,实现水上发电、水下养殖,取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融安县发展改革局数据显示,目前全县光伏装机容量达110兆瓦。今年1—6月,光伏发电量4490.92万千瓦时,产值1168.75万元。
在项目推进方面,今年4月8日,融安县泗顶马田光伏项目获得电网接入批复,于4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,7月已实质性开工;柳州融安大良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4月10日获得电网接入批复,3月27日举行开工仪式,6月已实质性开工。
融安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李燕回表示,该县正在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,整合生物质发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等项目,构建多元化绿色能源体系。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年融安县经济的新增长极,为融安县“农转工”工作注入强劲的动力。预计到2030年末,全县新能源产业产值将突破20亿元。